冻干中的低温保存和低温损伤
冻干中的低温保存和低温损伤
生物体为什么能在低温下长期保存呢?这是因为低温能抑制生物体的生化活动。生物体内一切新陈代谢过程中的变化,虽然由酶催化而表现出多种特殊形式但仍然都服从于某些共同的物理化学规律。
细胞和组织在降温和复温过程中受损伤的机理:
细胞和组织虽能在低温下长期保存,但却极容易在降温和复温过程中受溶液冻结、融化以及溶液渗透压力变化等因素的作用而损害。这种低温损伤主要发生在0~-60℃这段温度范围内,我们称这个温度范围为“危险温度区”。
在冷却过程中,胞外溶液开始结冰时,胞内的水分来不及通过细胞膜渗向胞外,这样胞内溶液也会过冷,产生胞内冰。
在冷却过程中,胞外溶液开始结冰时,胞内的水分有充分的时间可以通过细胞膜渗向胞外;细胞的体积明显缩小:胞内溶液的浓度也不断增加,但没有胞内冰形成。
这个过程的特点是在冻结过程中细胞过度脱水,严重皱缩;同时,细胞在不很低的温度下,在高浓度的溶液中所经历的时间过长。这些都会导致细胞的损伤以至死亡。这种损伤被称为“溶液损伤”或“溶质损伤”。
创建时间:2025-03-25 12:38
넶浏览量:0